从自动步枪射出的7.62×51mm北约标准步枪弹如狂风暴雨般倾泻在反应式靶标系统的靶标单元上。但无论是反
复弹起的头像靶盘,还是靶标座上的正面装甲都经受住了弹雨的考验,优良的性能使其成为实战演练的最佳选择。
如今,各种模拟实战的训练系统不断推出,而据称,本文的反应式靶标系统能设定为各种战场要素的组合,只
要你能想得到——场景再现 狙击手和观瞄手静静地趴在隐蔽的狙击位,密切注视着前方目标建筑的门窗,时间慢慢
地过去,1小时,2小时……烈日当空,没有一丝凉风,他们选择的藏身之处还不错,是在一间屋子靠里的角落,墙
壁投下的阴影使他们免受炙烤之苦,透过墙上的弹孔,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所监控的区域。
据情报称,“叛军”头领就在这一地区,并且极有可能藏身在他们一直密切监控的建筑里。两人是被空降进入
位置的,不巧的是,降下不久就碰上一支巡逻队,“解决”掉巡逻队后,他们一路清扫障碍来到这个狙击阵地。经
过简单的伪装,狙击手检查好自己的武器, 上膛并确保枪口前方没有任何障碍。而观瞄手也早已完成了目标区域的
观测和主要目标的选定。距离不是问题,通过激光测距仪,观瞄手已经测出两人距目标约261m远。
此次任务的困难之处在于时刻保持警惕,在目标闪现的短短几秒内一击成功。由于“敌人”出现的时间短暂易
逝,通常采用的轮流监控程序不再适用,两人必须时刻坚守各自的岗位,狙击手静静地瞄准前方目标,而观瞄手则
反复在可能出现目标的两个位置来回巡视。突然,一楼的某个窗户轻轻动了一下,两人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。目标
就要出现了!两人对目标进行了再次确认。随后,狙击手轻轻松开保险,将瞄准镜的十字分划中心对准目标头部,
屏住呼吸,缓缓扣动扳机,“砰”——枪弹出膛。紧接着,远处传来7.62×51mm竞赛专用弹击中金属头像靶盘的清
脆声音,两人不禁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。几乎持续一整天的实战模拟训练终于圆满结束了。
这一场景发生在某个秘密训练场,训练内容为狙击小组为期一周的狙击技能特训考核。不同以往的是,此次考
核训练采用了电脑控制的钢制反应式靶标系统。通过场景设置和靶标射击,训练氛围更加真实,也更加贴近实战。
两个靶标单元被部署在模拟战场中,用来检验两人狙击小组的技、战水平。通过事先编程,靶标的头像靶盘
被设定为在任意时间突然弹起。这使得执行任务的狙击小组不得不始终高度戒备,目光不停地在两个靶标间搜寻,
以把握转瞬即逝的战机,而命中情况将会被靶标上的传感 器自动记录并传送到指挥控制计算机上。